我們的願景
人口增長、城市發展、全球變暖以及自然資源短缺都在推動全球社會向消耗更少資源的發展模式轉型。立刻行動,共建可持續環境是我們戰略的核心。
保護和修復自然環境
保護和修復自然環境要素:水、土壤和空氣
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將達到 96 億,而且大多數居住在城市。屆時40%的人口將面臨缺水問題,鋅、鐵、銅等礦物資源幾近枯竭。
面對這樣的前景,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傳統的發展模式。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人口快速增長對城市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重塑資源管理、生產和消耗模式。對於蘇伊士來說,我們還將與工業企業共同面對挑戰,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深植在商業模式中。
蘇伊士在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領域擁有 150 年的經驗,憑藉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對外合作,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潛力實現嶄新的資源優化理念;同時希望利用創新方案,鼓勵回收利用和生產再生原料和替代資源,從而協助客戶從原有的過度消耗資源的線性生產模式轉變為回收利用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以供未來使用。
資源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共同的未來至關重要,這也賦予了我們一項重大的責任。我們致力於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為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
面對這樣的前景,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傳統的發展模式。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人口快速增長對城市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重塑資源管理、生產和消耗模式。對於蘇伊士來說,我們還將與工業企業共同面對挑戰,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深植在商業模式中。
蘇伊士在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領域擁有 150 年的經驗,憑藉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對外合作,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潛力實現嶄新的資源優化理念;同時希望利用創新方案,鼓勵回收利用和生產再生原料和替代資源,從而協助客戶從原有的過度消耗資源的線性生產模式轉變為回收利用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以供未來使用。
資源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共同的未來至關重要,這也賦予了我們一項重大的責任。我們致力於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為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
日新月異的世界面臨著各種挑戰
全球都迫切需要消耗更少資源的發展模式
在城市化發展、全球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全球暖化的共同影響下,全球可用資源不斷減少。未來,將有更多人不得不使用更少的資源。世界各地對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其中包括新興國家,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發展模式。
人口增長和城市發展影響了用水需求和廢棄物處置量,因此城市環境的基礎設施變得日益密集且難以管理。
- 到2030年,全球85億人口中的60%將居住在城市;
- 全球有41個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
- 到2030年,全球有40%的人口將生活在缺水地區;
- 到2050年,城市廢棄物數量將增加70%。
- 到 2030 年,全球用水需求將超過現時可用量的 40%;
- 全球約 40,177 個動植物物種中的16,119 種將可能消失,對整個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
- 預計礦產資源耗盡的年份(基於 2009 年的用量)。

為進一步瞭解公眾對於環保的意見,蘇伊士與哈里斯互動研究所合作創立了全球資源觀察平台。2015年的研究顯示,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中,公眾的環保意識均日益增加(來源:全球資源觀察平台,哈里斯互動-蘇伊士,2015年3月):
- 95% 的中國受訪者、92% 的法國受訪者和 77% 的美國受訪者認為“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
- 90% 的中國受訪者、88% 的法國受訪者和 72% 的美國受訪者認為“我們應該支持循環經濟”。
法國為實現綠色發展修改了能源法,旨在減少浪費、推進循環經濟,並設定了若干目標:
- 2020年的廢棄物比2010年減少10%;
- 到2020年,70%由建築和公共工程產生的廢棄物能回收為可再生材料。
中國“十三五”規劃(2016年-2020年)將“綠色發展”定位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13個主要指標中,10個與環境相關。
- 單位GDP能耗降低15%;
-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強度)降低18%;
- 大氣中的細顆粒物濃度降低25% 。
歐盟委員會頒布了新的循環經濟方案,設定了宏大的循環利用目標:
- 市政廢棄物回收率在2025年及2030年分別達到60%和70%;
- 生物廢棄物回收率在2025年及2030年分別達到65%和70% 。
對無需增加資源消耗的創新經濟模式的需求不斷增加。循環經濟造就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 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表示,通過減少原材料消耗可節省 1 萬億美元;
- 法國蒙田研究所指出,每降低1%的資源消耗,可節省120-230億歐元;
- 全球廢轉能市場年增長率達6%;
- 全球水務數字技術市場價值進一步上漲, 2016年僅為195億歐元,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275億歐元;
- 在未來20年,城市在基礎設施數字化領域的投資將達到41萬億美元;
- 農業需要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也必須應對資源日益稀缺問題(如對灌溉設施的需求);
- 全球工業用水市場價值上揚,2016年僅為950億歐元,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1,210億歐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