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人人行動起來
80%的海洋污染物來自陸地,其中90%都是塑料。在陸地上,如果我們沒有妥善地回收、分類和再利用塑料廢棄物,最後它們就會通過河流流向海洋,並在水中逐漸分解成為微塑料或者納米塑料粒子。洗衣機的排水也是污染源之一,因為每次排水都會有數以千計的微塑料纖維(來自合成材料的衣服面料)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在陸地上的治理行動防治海洋污染,妥善管理、回收廢棄物以及優化污水處理。每一個機構、公司、組織以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採取行動保護海洋。
防止微塑料流入海洋
我們與合作夥伴攜手開展了首個針對微纖維污染的研究項目。這項研究旨在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將微纖維截留在陸地上,不要排放入海。目前本計劃已經取得初步進展。同時通過與一些公共和私人夥伴合作,我們正在主導微塑料研究項目,深入研究此類污染的檢測、量化、擴散模型及其對生態系統的風險。
我們開發了適用於污水中微塑料的取樣和分析方法,並使其更加實用和可靠。在污水處理廠推廣和使用這些檢測方法後,驗證了不同處理技術對微塑料的處理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採用合適的處理方法可以將微塑料的排放量降低80-98%。
普通消費者可以改變自己的購物習慣,如減少購買合成面料的衣物﹑含有微粒子的牙膏和化妝品,以及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使用冷水洗衣可以減少微塑料纖維的產生,適當的洗衣量可以減少洗衣次數等。
重複利用海灘上回收的廢塑料
傾聽海洋的聲音,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這項先進的聲學技術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瞭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同時能夠遠程監控海洋的健康狀況。
Eric Blin , 蘇伊士的環境和海岸專家,也是這項創新技術的設計者
組織廢塑料收集
鼓勵人人成為生態友好的公民,與Réco一起減少塑料污染
根據來自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的資料,到2030年海洋裡的塑料數量將會比魚還多。為了減少污染,增加廢塑料回用比例,我們推出了名為“Réco”的獎勵計劃,每回收一個塑料瓶就能得到一張獎勵券。
我們與當地政府和超市合作共同推行這個計劃,冀能達到歐盟制定的相關目標:到2030年塑料瓶回收率達到30%。2018年,法國設置了100個Réco塑料瓶回收站,回收了近1億個塑料瓶,相當於2,800多噸塑料。
修復菲利浦港海灣的貝殼礁
在澳大利亞,貝殼礁受到污染、外來物種和捕魚業活動的影響,已經成為該國最瀕危的海洋生物棲居地之一。然而這些貝殼礁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價值卻是巨大的,包括能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海岸保護和生物過濾功能等。
因此我們和自然保護局合作,共同修復和更好地保護它們。我們在菲利浦港海灣推出了一個“留下貝殼!”項目,鼓勵當地餐廳收集餐後的各類廢棄貝殼,並將它們用於海灣中海洋棲居地的修復和重建。這些回收的貝殼能使生蠔、貽貝獲得棲息地並得以自然生長,以此為基礎,會有越來越多的貝類生物回到這片修復的海礁上。
這個項目最終取得的結果包括:減少垃圾,為所有物種提供修復的棲息地,當地漁民也由此獲益,擁有持續的漁業資源,以及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