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
雄心勃勃的新承諾:積極響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
我們的承諾
- 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5%
- 2030年前,每年幫助我們的工業和市政客戶減少2,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 2030年前,為我們的客戶提供100%可持續解決方案,即在二氧化碳、水和物種多樣性方面提供有助減少環境足跡的解決方案。
保護氣候
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帶來的影響
到2035年,全世界將有40%的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區,亞洲的國家和城市也在其中。這是氣候變化帶來的主要後果之一。沒有水,就沒有發展,食物、農業和人們的健康也無從談起。蘇伊士承諾,通過降低管網漏損和用水方式節約水資源,並提高替代水源的產水量(例如污水回用和海水淡化),以增加供水量。
蘇伊士為工業用戶提供減少水足跡的解決方案,通過參與“水與氣候變化商業聯盟”致力於提高人們關於氣候變化對水資源造成的影響的認知。與此同時,防範與應對同樣重要,因此蘇伊士開發了預測工具,幫助政府預測不同程度的洪澇風險。
目標:
- 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系統性方案,助力其靈活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 2030年前,集團替代水源產量翻三倍,推廣多用途用水
- 節水量達到相當於一個逾200萬人口城市的用水量
在亞洲,我們通過「 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上述目標的實現。截至2019年,我們的節水量相當於超過64萬名居民的用水量。
我們還通過各種方式優化供水效率,以降低産銷差。我們的子公司澳門自來水爲全澳門提供飲用水服務,並引入了專利技術AQUADVANCED®智慧管網系統監測管網營運,包括供水流量、水壓、水質和能源消耗,還能預測事故風險和完善供水調度。此外,澳門自來水還採取營運管理措施、加强管網漏損檢查、更新改造管網及水錶等進行升級改造,其産銷差從1985年的18.1%大幅度降低到目前的7.5%。
鼓勵材料的回收利用和循環使用
循環經濟中,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消耗沒有必然關係,然而其成功實施可以减少溫室氣體排放。蘇伊士重新檢視了集團目標,增加了廢棄物轉化為再生材料的比例,並在世界各地業務中廣泛推行。
目標:
- 再生原料的產量增加20%
- 實現每處置1噸廢棄物的同時,有2噸廢棄物回用量的比例
在亞洲,我們在2019年生産超過35萬噸再生材料以循環利用。其中在中國常熟市,我們對建築裝修垃圾進行分揀,破碎和篩分,實現綜合利用。另外,我們在澳門營運的玻璃粉碎設施,把回收的玻璃瓶處理成玻璃砂用於道路工程。
構建對氣候負責的發展模式
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大規模部署循環經濟都需要建立一個全新的經濟模式,並考慮到外部環境和社會影響的因素。
蘇伊士正在建立對氣候負責的發展模式,通過採用內部碳價,我們根據全球績效體系提出系統的碳價計算,積極參與發展材料可循環指數,使新模式的影響更加深遠。
目標
- 所有新項目,60%的年度成本需要與碳價掛鉤
- 對產品和服務,引入全球通用的可循環指數
- 薪酬方案部分與全球業績掛鉤
- 培訓員工學習新模式(碳計算、新的業務模型等),提升有關認知